大雨如注,却浇不灭心中的热忱。2025年6月21-22日,合肥市家协党支部书记带领协会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踏着雨水,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精神寻根之旅。从桐城六尺巷的谦让精神,到陈独秀故居的思想启蒙光芒,再到邓稼先故居的科技报国情怀,这场雨中的行走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缅怀,更是一次涤荡心灵的党性锤炼。雨水冲刷着尘埃,也洗涤着我们的灵魂,让我们得以在历史的长廊中重新审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。
“一纸书来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”,桐城六尺巷的故事流传三百余年,至今仍闪耀着中华民族谦和礼让的传统美德。站在雨中湿滑的石板路上,我凝视着两侧斑驳的老墙,仿佛看到了清代宰相张英那份“让他三尺”的胸怀。在张志权书记带领下,我们重温了入党誓词,“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”的誓言与六尺巷精神产生了奇妙的共鸣。共产党人的初心不正是这种超越个人得失、以大局为重的精神境界吗?雨水滴滴答答一直下个不停,这一刻我深切体会到,真正的共产党员应当具备六尺巷般的胸襟,在利益面前懂得谦让,在矛盾面前善于化解,将“小我”融入“大我”之中。
陈独秀故居的参观则带来了一场思想的震撼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,陈独秀先生以笔为枪,在黑暗中点燃了思想的火炬。陈独秀故居的参观让我深受触动。在这个简朴的院落里,曾经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思想。站在陈独秀先生的雕像前,我仿佛看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,陈独秀先生高举“民主”与“科学”的大旗,为中国的思想启蒙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,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,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,保持政治定力。
当脚步来到邓稼先故居,雨势渐小,但心中的波澜却更加澎湃。“两弹一星”元勋邓稼先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,隐姓埋名数十载,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。在他简朴的居所里,没有豪华的装饰,只有成堆的书籍和笔记,讲解员声情并茂地向我们讲述了邓稼先先生的生平,特别说到邓稼先先生为中国核氢事业遭受辐射,晚年病榻上也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,却还心系中国科技事业,我们都忍不住泪湿眼眶,为这种淡泊名利、科技报国的崇高精神肃然起敬。在科技成为国际竞争核心领域的今天,邓稼先精神更显珍贵。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,我们或许不需要隐姓埋名,但同样需要那种甘坐冷板凳、潜心钻研的定力,同样需要那种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的胸怀。
雨中的行走,也是一次党性的锤炼。雨水打湿了衣衫,却让理想信念更加清晰坚定。从六尺巷的谦和礼让,到陈独秀的思想启蒙,再到邓稼先的科技报国,这些精神财富构成了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们不是割裂的个体,而是相互联系、有机统一的精神整体——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,又有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,更有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。这种精神传承,正是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而愈加焕发生机的文化密码。
返程车上,窗外的雨渐渐停了,心中更是晴空万里。这次“红色精神朝圣之旅”让我深刻认识到,党性修养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体现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、如何对待科学真理、如何服务国家需要的具体实践中。这次特别的党建活动,必将成为我生命中难忘的一课,激励我在今后的道路上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。
合肥市家政服务协会 ©版权所有